原发性小睾丸症的发病机制

 


  克氏综合症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,它也叫原发性小睾丸症,这种病情由于先天原因,可引起男性不育,原发性小睾丸症也称曲细精管发育不良(Serejnjferous tubu.1e dysgenesj s).Klinefe>—ltr于1942年报道一组男性病例,其主要临床表现为:乳房女性化,两侧睾丸小,呈类阉体型,尿内促性腺激素高,因此称之为克氏综合症。1956年Plunkett等根据x染色质试验的结果把这类病例分成阳性和阴性两大类。1959年Jaeobs等发现克氏综合征患者比正常男性多了一条x染色体,证实这是一种性染色体畸变疾患。以后又陆续报告了克氏综合征的嵌合体及其他变型。

 

  克氏综合症发病机制主要是多了一条染色体,这条x可由于父亲的精细胞或母亲的卵细胞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出现不分离,但也不能排除孕卵卵裂时出现x染色体的不分离的可能。有些学者认为不分离更多来自母亲,这可能和母亲受孕年龄过迟有关,因为卵子长期处于双丝期易于产生不分离。Race等利用x连锁基因,Xg血型,加以分析发现约40%的额外x染色体来自父亲,而且都是在减数分裂工期出现不分离,60%来自母亲,其中50%的不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I期,10%发生在Ⅱ期,而4例XXXY和XXXXY的额外x染色体都来自母亲。

 

  由于克氏综合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,在医学上治疗起来比较麻烦,而且这种病情发病率极小,如果有此遗传病的男性朋友,应及时到医院去治疗。

 
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。

查看更多: 克氏综合症 原发性小睾丸症 性腺激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