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2-29 14:30:00
睾丸内出来的精子可活动,但进入附睾头段后,即失去活动能力。精子在附睾内运行的过程中,又逐步获得了活动能力。
睾丸内出来的精子可活动,但进入附睾头段后,即失去活动能力。精子在附睾内运行的过程中,又逐步获得了活动能力。先出现原地摆动,然后有转圈式运动,最后才有成熟精子特有的摆动式前向运动。因此,观察精子的运动方式,也是衡量精子是否成熟的一个指标。
另外,在精子成熟过程中,精子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,如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,出现了排钠的功能,这对酶活力及代谢有重要的影响。精子在附睾运动过程中表面负电荷增加,这可使精子在附睾内贮存时,由于电荷同性相斥的作用,而不至于凝集成团。
还应指出,附睾的一些分泌物覆盖于精子表面,其中有一种含唾液酸的糖蛋白。种种迹象表明,转移到精子表面的唾液酸有着重要的生理机能:
(1)含唾液酸糖蛋白可稳定顶体前区的细胞膜,从而抑制精子的顶体反应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此糖蛋白也应属于去能因子。
(2)从免疫学角度来看,唾液酸有掩盖精子特异抗原的机能,这就使精子在漫长的成熟及运行过程中,不致于被免疫活性细胞识别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。先天性唾液酸转移酶缺乏或由于细菌唾液酸酶作用,均可导致免疫不育。
(3)唾液酸是一种含有羧基的糖,带有负电荷,故精子成熟过程中表面负荷增加的主要原因,即为唾液酸的增加。
射出的精子表面附着有附睾和精囊腺分泌的一种去能因子。所谓获得过程即为去除精子表面这种因子并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,这将使精子膜的结构与机能发生剧烈的改变。去能因子的清除主要依靠宫颈、子宫及输卵管液中的β淀粉酶、胰蛋白酶、β葡糖苷酶及唾液酸酶,后者在卵泡液中含量也很高。
所以,直接取自附睾尾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,而把这些精子放在雌性生殖道内若干时间后,再取出作体外受精试验,才具有受精能力。精子获能以后,精子膜的不稳定性增加,并去除了抑制顶体反应的因子,精子才可能发生顶体反应。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。
查看更多: 精子的运动方式